醫方明之所不能及生氣

孔明車


當初介紹氣血療法時,為了強調方法的簡單,省略了一些和按摩無關的周邊保養工作。事實上,想要讓身體保持在一定的健康水準,這些周邊工作可能比經脈按摩本身還重要。筆者想利用慧訊一角,分兩個單元陸續向各位仁者介紹。

○ 從中醫的角度來解析

一般口語中把發怒說成「生氣」。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真是貼切不過的形容。人一發起怒來,真的會在身體內產生「氣」。這個發怒時生出來的「氣」,不像中醫在其他地方所說的「氣」那麼抽像,而是真正的氣體。其實不單是人,許多動物都會生氣。動物在打鬥以前會先生氣,接下去才開始打鬥。如果以學理來分析就可以了解,原來身體透過生氣來調整內分泌,使身體在極短的時間內調整到打鬥搏命的最佳狀態。

這有點像一個國家備戰似的。當一個國家面臨戰爭威脅時,會積極進行備戰,把大量的資源投入戰爭準備中。一旦戰爭威脅消失了,這些投入的備戰的資源多數都成為廢物。像蘇聯解體以後,必需花很大的經費(力氣)銷毀洲際飛彈、坦克... 等各種戰爭武器。同樣的,動物生氣時,就和國家進入備戰狀態差不多,把許多身上的資源調整配置成戰爭狀態,以便應對接下來的搏鬥。一旦狀況消失了,這些為鬥爭而調變的身體資源,就成了身體中的廢物,不適合正常時運作之用,必須排出體外才行,否則留在體內就成了「毒物」。

國家備戰耗費資源,同樣的道理人體生氣就耗費血氣資源。《黃帝內經》靈樞篇中談到肇致疾病的原因時說:「夫百病之所始生者,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,陰陽喜怒... 」。也就是說,生氣不但浪費身體的血氣能量,更是造成人體各種疾病的重要原因。

從中醫角度來分析,發脾氣時「氣」會往頭頂上沖,所以會造成頭頂發熱,經常發怒的人,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禿頂。這種情形的人肝一定熱。嚴重的暴怒,有時會造成肝內出血,再嚴重的會吐血,這個吐出來的血是肝裡的血。程度輕一點,暴怒而沒嚴重到吐血情況的,所出的血就留在肝內,一段時間後就形成了「血瘤」。

值得進一步強調的是,所謂的生氣並不單指發出來的脾氣。有些生氣而又悶在心裡的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。生悶氣會使得氣在胸腹腔中形成中醫所謂「橫逆」的氣滯。如此可以推衍得知,婦女的「乳癌」和「小葉增生」可能和生悶氣有相當的關連。

有一種人外表看來修養很好,好像從來不發脾氣,其實心裡經常處於生氣的狀態。這種有氣無處發的窩囊氣,很容易形成橫逆的氣滯,造成十二指腸潰瘍或胃潰瘍,嚴重的會造成胃出血。

血氣較差的人生氣時氣會往下沉,形成腹部脹痛,經常以為是腸胃的問題,其實根本就是生氣造成的。

生氣會造成肝熱,相反的肝熱也會讓人容易生氣。從中醫的觀點來說,怒傷肝,肝受傷了更容易發怒,兩者互為因果進而形成惡性循環。

我們只知道勞累會讓人的脾氣暴燥,如果用中醫的氣血理論來分析就不難理解個中原由:當人體長期透支體力,使血氣下降到「陰虛火重」的水平時,由於這時的人體使用的能量是透支來的「火」,這時肝必定比較熱,肝火也順勢而比較旺盛,人就很容易生氣。因此,調養氣血,使血氣上升超越陰虛的水平,也會使人的脾氣變得比較平和。

○ 觀念處方

生氣是一個人內發的因素造成的,再好的醫生也無法防止病人生氣,這個問題只有病人自己修養才有機會克服。如此生氣問題既然非醫方明所能顧及,唯有從「觀念」下「處方」來對治。只是雖有「處方」可開,亦唯有佛弟子可以受用。

依修行次第來說,怯除三毒屬於「無所有三摩地」的境界。要證到「無所有」三摩地,先得經過「空」三摩地和「無相」三摩地兩個階段。換句話說,行人得在五蘊空盡(空),六境斷絕(無相)後,貪瞋痴相才有斷滅的可能。也就是說,想除滅瞋相,得在有為法和無為法、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結合以後才能根本解決。但是在還沒有圓融以前,就不能對治、處理這個生氣的問題嗎?

以筆者的經驗和看法,在戒定慧三學用功的同修,是可以把平常在修「止」的練習經驗,結合到世間生活裡,一當對境現形時(瞋恚心生起時),利用尚有的一絲清明善念,立即轉移自己的心意識,使自己(靜)「止」在不與這個情緒接觸的境遇上。

不接「觸」就能不「作意」,就可以暫不引發瞋恚心。等渡過這會觸發瞋念的階段,再以因緣觀來透視、疏導自己。

如果能成功的經歷一兩次類似的狀況,智慧在定力的誘引下開始增長,自然而然的就此較能對治生氣的問題。

初基同學在定學上力用還有不足前,遇到刺激自己生氣的狀況時,可以運用的「處方」就是奉戒守律,絕不在現形的當時觸犯十惡業。同時設法轉移注意力,使自己專注在不相干或不觸發瞋怒情緒的事務上,架空自己的情緒,同時設法儘量延長自己專注的時間。等挨過衝突的時機,再伺機從因果律和因緣法中解析問題的根由,進而設法解決問題。

我們可以這麼說:主觀的來看,生氣的實質意義就是「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」。

○ 給懂經穴按摩的參考:

醫療方法只能在病人生氣之後設法將生氣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。做法是按摩或用針灸肝經。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生了氣後,立刻按摩腳背上的「太沖穴」(註),讓上升的肝氣往下疏泄。這時這個穴位會很痛,必需反覆按摩,直到這個穴位不再疼痛為止。也可以在生氣的當天找一個針灸醫生,在太沖穴扎針,並留針三十分鐘,隔兩天再扎一次,直到這個穴位按起來不再痛,頭頂也不再在發熱為止。或者吃些可以疏泄肝氣的食物,如陳皮、山藥等。

【註】太沖穴位置: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五分陷者中,說明:

1.在第一蹠和第二蹠骨間(腳指頭的骨 頭叫趾,腳背連到腳趾的骨頭叫蹠)  往腳背方向推到摸起來好似兩根蹠骨 分歧的地方,看起來有一點凹陷的就 是太沖穴。

2.另一種取穴方法是,從大腳趾和腳掌間的骨節,往腳背方向在第一和第二蹠骨間 量一個半大姆指寬(一寸五分)。

附 一

雖然方劑、藥膳不屬於經脈按摩治療方法的範疇。但是既然談到了生氣,也提到了乳癌,小葉增生等瘤腫問題,筆者於文末順便提供一些「秘方」與各方道友結緣: 有花圃或菜圃的人都不喜歡蒲公英 (dandelion),必欲除之而後快。可是對中藥有興趣的就知道,在李時珍著的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「蒲公英」主治「婦人乳癰水腫」(看來就是現代的乳癌或小葉增生)。書中說「煮汁飲及封之,立消」。另外蒲公英還可以「解食毒。散滯氣。化熱毒。消惡腫結核丁腫。」 至於「烏鬚髮。壯筋骨」等就只算是它的邊際效益了。 筆者所住地區美國人開的超市有賣這種「菜」。依時節不同,每磅七毛九到一塊兩毛九不等。

附 二

本欄所提供的治療資訊,僅供參考,不應做為特定的個人診斷依據。也不應以之取代醫師所提供的直接治療。氣血療法只適合慢性病,絕不適用於傳染病和急病。若逢有任何身心不適症狀,請盡速就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末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